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精品剧目媒体见面会举行 大咖畅谈对艺术盛宴的憧憬与期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10:09:00    

7月18日,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精品剧目媒体见面会在新疆艺术剧院举行。(记者雷婷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 赵剑尘 实习生刘星妍)盛夏新疆,舞动世界。7月18日,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精品剧目媒体见面会在新疆艺术剧院举行。

歌唱家王宏伟、迪里拜尔首度联袂献唱的主题歌《让我们舞起来》MV点燃现场。随后,歌唱家王宏伟、演员佟丽娅、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敏等登台,分享参演剧目亮点,畅谈对这场国际艺术盛宴的憧憬与期待。

本届舞蹈节7月20日开幕,8月5日闭幕,在乌鲁木齐主会场及伊犁、和田、阿克苏、克拉玛依、哈密、阿拉尔六个分会场举办。来自8个国家和国内外的24个艺术团体将献上包括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楼梦》《舞姬》,天津音乐学院大型民族歌剧《二泉》,小柯音乐剧《稳稳的幸福》,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破冰》、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等精彩演出,为广大观众带来精彩的艺术视听盛宴。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自2008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8个艺术团参与,上演200多部中外优秀剧目。

在今年的舞蹈节上,既有已连续参加六届舞蹈节的老朋友,也有初次登台的新面孔,对于这场国际艺术盛宴,他们这样说——

民族歌剧《二泉》主演王宏伟:

带着对家乡人民的祝福和深情而歌

在舞蹈节上,王宏伟以多重身份亮相——既领衔主演民族歌剧《二泉》,又与歌唱家迪里拜尔合作演唱舞蹈节主题歌《让我们舞起来》,还将举办声乐大师课。

王宏伟是从新疆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歌唱家,从小耳濡目染了新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能够参加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新疆人,我责无旁贷。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一份荣耀。”在谈及艺术创作的理念时,王宏伟介绍,《二泉》是一部民族歌剧,它通过阿炳感人的故事,探索了中国民族音乐与歌剧艺术的融合。

这次舞蹈节引进大型的原创民族歌剧尚属首次。为此,天津音乐学院派出150多名师生来到新疆,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100名师生展开联合创作,如今,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

“这部剧经过了八年的打磨,是歌剧中的‘天花板’之作。”王宏伟说,当大家步入大剧院,舞台上呈现的是江南的小桥流水、无锡的地方民歌和江南音乐,展现江南女子的曼妙身姿和若隐若现的意境,大家会感受到这种独特的美。

“这次我带着对家乡人民的祝福和深情,也带着对舞蹈节的热爱,把这部剧献给家乡人民。希望这部剧能为新疆和国家增光添彩。”王宏伟说。

《二泉》将于7月20日、21日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该剧巧妙融合以现代交响乐和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琵琶),融入锡剧、江南小调等元素,以独唱、重唱、对唱和合唱等表现形式,塑造了民间音乐家阿炳的艺术形象。

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主演佟丽娅:

我和家乡送给世界一封舞蹈情书

“大家好,我是新疆的丫头子佟丽娅,今天我们带着舞剧《在远方·在这里》回家了。”演员、舞者佟丽娅以策划兼主演身份分享了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的创作故事。该剧灵感源于她对新疆这片土地深沉的爱、童年的记忆和生活。小时候,佟丽娅常常在伊犁的草原上奔跑,看着草原上的人们随着音乐节奏起舞。“新疆人只要听到音乐就会想要跳舞,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那些画面像种子一样埋在她的心里,最终生根发芽,成了这部剧的根基。

“新疆是我的家,每次回到家乡,家乡总是用最温暖的怀抱迎接我,是‘在这里’最真切的记忆。”剧名的设计本身就寓意着连接,它将新疆璀璨的民间舞蹈元素,用精彩的故事来链接,展现出新疆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

佟丽娅介绍,相比六年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这部剧在舞台美术和舞蹈段落上,已经有了全新的升级和改变——加入了更多本地优秀的艺术家,演员阵容增加,整体规模更恢宏。剧目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舞蹈元素,用“遇见、致父亲、致母亲、致爱情、致远方、致这里”等六个篇章串起人物的生命历程——从迁徙到扎根,从离别到重逢,从远方到脚下。

“今年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想以这场舞蹈诗剧,当作是我和家乡送给世界的一封舞蹈情书。”佟丽娅说,希望在舞剧里面,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家乡的影子。

佟丽娅回忆,2000年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后,就在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工作,如今回到老单位,感觉特别亲切。“今天上午,我们在进行联排时,大家都非常投入。我无意中转头的瞬间,看到演员的舞动,那一刻我深受感动。”佟丽娅说,这种感动不仅源于舞剧即将与观众见面,更源于个人与家乡的情感连接。想到终于为家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将优秀舞蹈呈现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展示发展中腾飞的新疆、美好的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元素,她就无比激动。希望通过这部剧,让世界看到新疆的丰饶与包容——这里的人们用舞蹈传递爱,用歌声拥抱世界,因为真正的艺术是无界的。

该剧将于7月20日作为舞蹈节开幕演出亮相。

秦腔《焚香记》主演李敏:

在国际舞台展示传统戏曲艺术的美学意境

本届舞蹈节,由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青年演员、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敏领衔主演的秦腔《焚香记》,将于7月22日、23日登台乌鲁木齐新中剧院。

戏曲艺术作品登台舞蹈节舞台也是本届舞蹈节的一大亮点。

在媒体见面会现场,李敏的到来获得了各大媒体关注,大家纷纷关注戏曲艺术登台舞蹈节所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舞蹈节是一个国际艺术交流的大舞台,对于以文艺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意义。”李敏说,本次登台舞蹈节,她将与剧团同仁献上获奖剧目《焚香记》。

《焚香记》是秦腔经典剧目,李敏在《焚香记》中的表演极具感染力。

在见面会中,李敏介绍,《焚香记》具有音乐创新、唱腔优美、水袖精彩、故事动人等特点,比如剧中所使用的水袖有3尺、5尺、8尺三种,以表现不同的剧情。再如高潮段落《情探》中,她能从低吟到嘶吼实现七度音域跨越,配合水袖的变化,将敫桂英从哀怨到绝望的情感层层递进。她还将在剧中接连展现圆冲袖、卧鱼等高难度动作。再加上交响乐与秦腔传统乐器的融合,为大家带来精彩演出。

今年5月,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李敏凭借秦腔《焚香记》中的卓越表演一举“摘梅”,实现新疆戏曲演员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上零的突破。

本次登台舞蹈节,也令李敏感到文艺的舞台越来越大,期待更多文艺爱好者通过舞蹈,了解戏曲艺术,感受秦腔魅力,也让戏曲艺术传播得更远。

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马依热·艾买提江:

让世界各地的舞者感受到新疆的热情

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舞蹈演员马依热·艾买提江已经连续登台六届舞蹈节,今年将是她参与的第七届舞蹈节。

“首届舞蹈节,20岁我作为领舞跳了一段顶碗舞,现在回想起来,舞蹈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舞蹈节的成长。”马依热·艾买提江说,自己从一开始的懵懂到现在走向成熟,她和身边每一位舞者一样热爱着舞蹈节的舞台。

从登上大型文艺演出舞台开始,马依热·艾买提江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参与演出《春满天山》《顶碗舞》《石头舞》《舞之蕾》等众多剧目。尤其是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巡演开始后,她和同伴们把新疆歌舞之乡的风采展现到极致。她说:“舞蹈节从家门口的舞蹈汇演成为国际化的艺术盛会,舞台越来越大,参与的国家和团体越来越大,也让我作为参与者倍感自豪。”

对于今年再度参与舞蹈节,马依热·艾买提江将作为演职人员参与到后台工作中,她说:“非常荣幸代表新疆众多的舞蹈文艺工作者亮相见面会,我们会用心跳好每一场演出,做好每一场演出的舞台后勤工作,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者感受到新疆的热情,让世界观众看到一个最美丽的新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