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
中央宣传部、公安部于6月16日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切实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
此次集中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根据活动安排,各地各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着力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为增强反诈宣传针对性,公安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全民反诈公开课》普法宣传节目,通过剖析真实案例,全面普及反诈领域相关知识,揭批最新电诈犯罪手法,切实提升广大群众防范意识和反诈能力水平。期间,公安部刑侦局将会同国家反诈中心发布《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组织第三届全国反诈短视频大赛,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宣传;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本行业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深入开展反诈宣传。同时,主要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将持续推出反诈系列报道,不断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精度,持续掀起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热潮。
全国公安机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坚持“四专两合力”思路,统筹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开展“断卡”“断流”“拔钉”“斩链”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推广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组织偷渡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2024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抓获了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其中诈骗集团幕后“金主”、头目和骨干570余名,狠狠打击了诈骗分子嚣张气焰。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强化综合治理,堵塞监管漏洞,全力挤压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工信部扎实推进电信和互联网业务治理,推动企业落实反诈责任,组织开展多批次执法检查,推动反诈工作迈上新台阶。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推进“资金链”治理,形成部门联动、行业联防、系统联网治理体系。2024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全力推进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累计下发资金预警指令183.8万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46.9亿次、短信33.7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1181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51亿元。各地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477.8万人次,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张天培)

相关文章
-
公安部网安局:“刷脸” 虽便捷,安全莫大意!
在“刷脸”解锁手机、“刷脸”登录、“刷脸”支付.....人脸信息已成为开启个人数字生活的“关键钥匙”。然而,当我们尽情享受 “刷脸” 带来的便利时,一些潜藏的安全风险也悄然浮现,需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觉 。便捷背后的“暗流”01数据采集失范:从“必要采集”到“无感收割”强制认证:个别应用将人脸识别作为唯
2025-07-27 08:53:00 -
辟谣!网传“许昌湛北农田被淹”为旧闻翻炒
近日,某平台账号“瞄一瞄”连续发布视频称“河南许昌湛北,烟已经不行了,这后面还能种啥”“今个水淹第八天,红薯还行不行了”,视频显示大面积农田被淹。经向襄城县湛北镇政府核实,该视频为往年视频,发布者将旧视频重新传播,伪装成近期发生的事件,属于典型的旧闻炒作行为。据了解,7月23日至24日襄城县大部有分
2025-07-26 09:34:00 -
释放资金46.2亿元!公安部扎实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7月2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公安部介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部扎实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查纠刑事执法突出问题3.1万个、行政执法重点问题2895个,变更或解除冻结账户8.8万个,释放资金46.2亿元。(央视新闻)
2025-07-23 15:46:00 -
编造虚假“警情通报”、捏造“粪水”谣言,邵某豪被刑拘!
近日,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部分区域出现自来水气味异常,已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经采样分析确认后随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出厂水质安全。相关事件发生后,有网民在互联网传播一个虚假“警情通报”,谣称“主城区1
2025-07-22 09:08:00 -
上海发布新政,这个北京人笑了
操着一口带北京口音的上海话,和阿姨爷叔“嘎三胡”(上海话“聊天”),互联网内容创作者“Fu大爷”于夫,喜欢上海历史、建筑,喜欢在上海Citywalk,他常常把镜头对准上海马路弄堂,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我想把这里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不过,他也偶感遗憾。“比如,我一直特别喜欢上海的历史保护建筑,但是不
2025-07-16 23:07:00 -
奔流新闻 | 充电宝上高铁要符合哪些条件?国铁集团回应
民航局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范围的充电宝上机”的规定,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公众关心高铁站是否也会严查充电宝。对此记者致电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铁路运输中执行的是国家铁路局、公安部发布的《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相关标准。这个标准就规定“标志清晰的充电宝,单块额定能量不超
2025-07-02 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