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宪政的本质(西方政府与宪法之间的较量)
宪政≠有宪法的政治体系。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体。
宪政主义,或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里面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
个人认为,近代西方的宪政更多的是指运用宪法,以自由为价值内容,以契约为手段,以约束国家权力、保障民权为目的的法律理念。
西方宪政的产生与发展
宪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规范权力,保障权利。
更具体地说,是为了限制封建君主和贵族的权利,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不合理的侵犯,同时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探寻历史的源头,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就系统分析了城邦政体,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就具有一定的西欧宪政色彩。具体表现为,城邦法律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官员权力在法律之下。
“限权”是西方宪政核心内容。其思想体系的萌发与形成集中体现在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以霍布斯、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学说所形成的权力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的启蒙思想为代表。

宪政这一术语,在美国独立战争后的制宪活动中首次出现。
在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发展更加完善,从多方面实现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抛开立法本身不谈,多党制的国家的反对党对政府实施有力的监督。依靠独立的司法系统进行违宪审查,增大对违宪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实,这种思想和我之前在探讨“全法治和半法治”的部分内容有些类似。我们不妨从反面来理解。
在这里我想到了施密特的宪法观,他把宪法理解为一种“政治决断”。个人认为这是西方宪政的“非主流”典型。
因为当政治权力决定一个人是否拥有制宪权,这相当于用一个人的政治权力去决定一个国家公民的公共权力,显然是危险且专断的。
与之相反的,立宪主义(即宪政主义)意义上的宪法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将自由主义的精神加以法律化,其本质精神就是通过限制专断性权力,广泛地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立宪主义精神恰恰体现了宪法的本质之一:是“授权规范和限权规范的统一体”。
宪法授予国家权力,又适当限制国家权力以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性讲义》的作者林来梵老师用“耶努斯”两面神来形容这一特征。

宪政主义在中国
对于中国,虽早有维护人民权益的思想,但“宪法”“宪政”之类的概念确是借鉴于西方。然而,中国并没有走上西方式的宪政之路。
正如上文所阐释的,宪政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发展中否定封建专制的产物,我国的历史发展历程并没有给予宪政充足的“发展空间”。
虽然,近代中国在也经历过一段移植西方宪政的历史。
清末的君宪宪政就是一个例子,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改良派就借鉴西方,提出发展君主立宪政体,设立议会。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较为系统完整的宪政主张。

然而,这些在当时非常先进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得到清政府的认可,面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满腔热忱,清政府只是将形式化的改变作为力挽狂澜的筹码,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宪政之路的没落。
我国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道路上,坚持依宪治国,这与西方国家的宪政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无视我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打着民主的旗号盲目追求个人私权,大谈“与生俱来”的权利,神话“自然法”,无疑是不明智的。
宪政的主要表现就在于以三权分立为典型的分权制、多党制、私有制经济等等,具有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特殊性,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宪政之路在如今的中国是走不通的,也是难以为民众所接受的。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可以看出宪法在我们国家治理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当然,我们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借鉴其他立宪主义宪法,通过对我国宪法进行文本解释、修改,来不断输送立宪主义精神的活力因素到我国现行宪法中。限制公权以保障私权也是我国宪法的重要思想。

人是多样的,人性是多面的。
宪政主义引发争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可以信任人能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而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之间清晰的界限,又是否会导致社会与个人领域的分离。
而我们又如何把握住公权力和私权利,限权与放权之间的界限。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任何一个学说都不是完美的,我们不能直观地分析”好“与”坏“,关键是其使用能否与社会相适应,能否真正为群众带来幸福。
我们不能步入“宪政=民主”的误区,也不能将宪政主义等同于西方政治。是否实施宪政和是否重视宪法并没有本质联系。
从根本上说,只有当一部宪法真正地认可人民的权利、满足人民需求,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社会和法制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相关文章
-
【甘快看】庆阳五千年中轴线上的文明密码
黄土高原的雨季变幻莫测,时而是狂风骤雨,时而又细雨如丝,时而则氤氲如幕。庆阳,这座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就这样在雨水的冲刷之中,被唤醒了沉睡千年的记忆,揭开了五千年中轴线上那神秘而深邃的文明密码。一条轴线贯穿古今站在南佐遗址的夯土台保护栈道上,脚下5000年前的“九台围合”格局在黄土层中若隐若现。参
2025-07-15 01:32:00 -
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地铁送货!深圳地铁与万科合作物流新服务
全球首例由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在深圳地铁里变成现实。7月14日,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机器人利用地铁的空闲时间段,通过AI调度算法+机器人技术实现无人化配送的首次测试。据悉,这是深铁集团与万科合作运营的“轨道交通+机器人配送”场景,该机器人与智能调度系统由万科旗下万纬物流集成研发。北极燕鸥卡
2025-07-15 00:05:00 -
刚刚,昭通永善发生地震!
【来源:掌上春城】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14日22时28分在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8.05度,东经103.43度。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1001米。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
2025-07-14 23:33:00 -
那艺娜厦门演唱会有粉丝被热晕倒?观众在现场高喊“开空调”,文旅局:系低血糖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实习生 唐悦 李琳7月1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那艺娜厦门演唱会现场,由于场地内不开空调,导致一名观众现场被热晕,被人搀扶出去。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演唱会场馆内人员密集,发现有人身体不适后,那艺娜在台上招呼工作人员,观众也有秩序地让出了一条通道。事件过后,演唱会现场观众齐喊“开
2025-07-14 20:14:00 -
赴一场园林与诗歌的夏日之约,沪上诗歌爱好者齐聚醉白池共品荷韵
小憩桐阴坐曲廊,一规镜槛绿泱泱。7月12日,“雅韵醉白——2025诗意园林系列活动”之艺术家现场创作采风活动在上海醉白池公园举办,诗歌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园林与诗歌的夏日之约。活动在醉白讲堂内展开,上海醉白池公园副主任鲁翠莲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及意义。华亭诗社社长
2025-07-14 19:36:00 -
出现“青黄不接”,影响“全球部署”,美国航母将陷“危险空窗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武彦】近年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计划显得日益捉襟见肘,这与美国航母的窘迫现状脱不了关系。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2日报道,随着新一代“肯尼迪”号超级航母的服役时间再次推迟,美国航母的数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降低到10艘。五角大楼的最新报告显示,类似情况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常见。接受《环球
2025-07-14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