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转载 ,怎么转才能不侵权?

VIDEO
文章转载
这些细节你注意了吗
TIPS
文章转载的
法律知识科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我们总是不断地刷屏、分享链接、转发各种文章,大量内容快速更替的信息洪流之下,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暗流。作品侵权、被侵权事件屡见不鲜,你的文章转载前取得作者授权了么?转载时说明出处了么?转载时支付报酬了么?这些问题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造成侵权!
1、网上哪些作品拥有著作权?
著作权,即版权,指作者(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自然人)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了作品的范围,包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
所以,网站上转载的文章作为纸媒体文字作品的数字化形式,是有著作权的。

2、作品合法转载条件
某作品已在报刊刊登或在网络上传播;
著作权人或受著作权人委托的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做不得转载、摘编文章的声明;
网站予以转载、摘编;
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
3、书籍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书籍作品各项著作权的保护期有所不同。
永久保护期限情况:书籍作品作者人身权(除发表权外)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保护期限情况: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保护期限情况: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项规定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第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视为作者。
第二十二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三条 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
著作权法第十条对著作权各项权利的规定均适用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转载,是指报纸、期刊登载其他报刊已发表作品的行为。转载未注明被转载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载的报刊出处的,应当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相关文章
-
速看!54所昆明高中预估录取分数来了!
急家长所急,想学子所想,初升高填报志愿在即,小编收集、整理并推出全市54所名高中预估录取分数、招生信息、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学校地址等,供广大考生及家长朋友参考。54所名高中预估录取及招生信息(排名不分先后 信息仅供参考)↓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预估录取:家长可适当参考一分一段表及学校招生计划
2025-07-04 14:40:00 -
桂林木根雕在转型中新生
6月28日,桂林木根雕传承与发展主题沙龙开始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根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灯清现场展示木根雕技艺。 记者黄敏 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桂林根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利梓在日常创作中。不久前,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一则视频,一件由35人团队
2025-07-04 13:40:00 -
扛牢电力保供责任护航塞上驼城清凉度夏——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全力以赴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当前,陕西榆林暑热持续,用电负荷随气温同步攀升。据预测,今夏榆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1050万千瓦,同比增长7.36%,最大日用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整体供应平稳但局部地区存在紧张态势。面对高温高负荷挑战,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双满意”工作导向,多措并举守护万家
2025-07-04 12:32:00 -
“郑州—连云港”铁海联运获批图定班列
7月2日,一列装载40车集装箱的铁海联运专列(X9554次)从郑州圃田中心站启程,预计历经15小时后抵达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这标志着“郑州—连云港”海铁联运线路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开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新篇章。据了解,该条线路成为继2023年“郑州—青岛”纳入国铁集
2025-07-04 11:18:00 -
成都市青羊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
为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传销的危害性,提高自觉防范和抵制传销的意识和能力,7月2日,成都市青羊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旅游街区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传销的危害、常见形式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传销,同时对《
2025-07-04 10:11:00 -
2025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尹力、宋涛致辞
据北京日报消息,7月3日上午,2025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峰会开幕尹力对本次峰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向与会嘉宾和两岸青年朋友致以问候。他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两岸青年成长成才,对青年肩负国家和民族未来寄予厚望,勉
2025-07-0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