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玩最后的结局(李玩式的成长,是人类大规模的屠杀)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狗十三》的海报印着这句话,这部电影被禁五年后上映。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也是一部藏着刀片的电影。
没有怀孕、堕胎、出走、犯罪和死亡
就是一个普通女孩从童年到成年所发生的的故事
却是小八近年来看过最好的青春片。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叫做懂事?
直到看了电影《狗十三》我才明白,父母口中的“懂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1
女主角叫李玩,13岁,戴着一口牙套,顶着一额头青春痘,穿着肥大的校服,普普通通。
她是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
电影的前期,他们看似很爱李玩。
实则越往后才越知道:
原来他们不知道李玩一喝牛奶就吐
原来他们不知道李玩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原来他们根本不在乎李玩喜欢什么
李玩很喜欢物理,但是李玩的父亲却不顾女儿的个人意愿,强行让她参与并不感兴趣的英语小组。
李玩喝酒被父亲撞见,父亲怒砸酒瓶。然而在应酬的酒桌上,他却换了李玩装果汁的酒杯,让女儿给领导敬酒。他不让李玩喝酒,并不是喝酒不好,而是没有得到他的允许。在他参与的酒桌上,喝一点红酒没事,这是懂事乖巧的体现。
李玩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忘词,让到场观看的父亲觉得很丢脸,差点不想认这个女儿。得知李玩物理竞赛获奖可以保送高中,又高兴得差点没说全靠自己的基因好,当初明明是他阻止女儿选择物理小组的啊。

这就像大人在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大发雷霆,可孩子年幼的时候,明明是他们忙着打麻将,或者不想陪孩子玩,扔给孩子手机的啊。
原来他们爱的,更多是自己的面子。
爷爷奶奶甚至在拥有了孙子后说出了这样的话:
“李玩的名字是取着玩的,这个娃娃的名字要好好取。”
确实,这么一想,李玩这个名字确实挺闹着玩的。
2
后来,为了缓解父女之间的关系,父亲送了李玩一只狗。
虽然李玩并不是很喜欢,可看着小狗半夜在纸箱里叫唤,还是决定养它,并给它起了个名字“爱因斯坦”。

“狗”就是指的这条名为“爱因斯坦”的狗,“十三”就是指李玩的十三岁。
当李玩喜欢上这只狗,开始试着去爱它的时候,狗却被爷爷弄丢了。
李玩发现后,发了疯似的寻找爱因斯坦。
而家人在狗丢了之后,并不是第一时间帮忙找狗,而是想着如何把事情敷衍过去。
李玩的后妈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狗,说这就是她的爱因斯坦,所有的大人开始自欺欺人。
李玩拒绝接受这样的谎言,哭着说:
“我不是非要一只狗。”
她想要什么?
她想要的是家人的一句道歉,家人对这件事的重视,家人合适的安慰。
可没有人愿意知道李玩想要什么,他们就只愿意给自己想给的。
因为丢狗,家里被李玩闹得鸡飞狗跳,最终李玩得到的是爸爸的一顿暴打。
暴打过后,李玩道了歉,爸爸拉着女儿坐在自己腿上,说:
“爸打你,是因为爸爱你。”

从那以后,李玩学会了懂事。
她接受了那只名叫爱因斯坦的狗;
她接受了喝了就会恶心的牛奶;
她接受了大人们所谓的“懂事”,不为整个家“添堵”。
懂事到了什么地步呢?
在父亲安排的酒局上,父亲的朋友为李玩点了份红烧狗肉。
当所有人都沉默,以为李玩不会吃的时候,李玩为了父亲的面子,还是笑了笑说了句:“谢谢叔叔”,便举起了筷子。
那一刻,那个身上长满刺的李玩,真的死了。
活着的只有像狗一样听话的,懂事的,十三岁李玩。
就如电影的名字一样——狗十三
3
《狗十三》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你看,这个孩子真听话”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沉默 害怕 妥协呢?”
这让我想起央视的一部纪录片《镜子》
当时,这部片让中国人民大学的初中部和高中部为此停课半天,组织学校的孩子与家长一同观看。
同时这也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一部真实纪录片。
纪录片中一个16岁的少年叫家明,他辍学了。
父母说:
他沉迷游戏,不爱学习。
孩子说:
父亲永远都否认我,觉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规划的路走,做什么事情,永远是他们说了算。
我恨他们,我伤害自己就是要向他们证明,我有勇气,我可以做到。
没有谁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爸爸。
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我们都讨厌被压抑、被控制、被抹杀。
然而父亲一直看不到。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必须要懂事,听我的话,否则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镜子》中的家明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
被迫背负着另一个人全部的希望,每日如履薄冰的他,怎么可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俞敏洪在看完纪录片后说道:“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4
在经历了大人们以爱之名的暴力雕琢后。
李玩变成了大人眼中那个懂事的孩子,家明可能也会选择妥协。
他们的父亲是多数人的父亲,他们只会告诉你:要懂事,要有出息,要好好学习。
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说过:你要高兴,你喜欢就好。
大多数孩子的个性和棱角都会被家庭和社会给磨平,所有不懂事的孩子,最终会在他们“懂事式”的家庭教育下,变成他们所希望的懂事的孩子。
这种懂事剥夺了孩子身上的天真。
孩子只能过早地注重他人的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丧失了他们本该有的人格。
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代价真的很大。

并不想指责那些父母,因为你只有长大了才发现,成人的世界,同样有苦楚,有着自己的无奈。
电影中,有一个这样的情节,李玩问父亲:“你和我妈是怎么开始的?”
父亲开始嚎啕大哭。
他努力捂住李玩的眼睛,不想让她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或许父亲也曾像李玩一样天真,像李玩一样浑身长满刺。
可是生活也让他褪去了锋芒,学会了用功利换下爱好,用敷衍换掉真诚。
成长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当别人告诉你“你长大了”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让自己成为大人的代价,有多大。
但无论如何,请不要忘记,我们原来是怎样的小孩。
当然更不能忘记,我们曾经期待长成怎样的大人。
相关文章
-
男演员突击检查!妈妈心虚回应……网友:太有共鸣了
近日男演员陈龙发布视频他称上海最近天气闷热很多老人却不愿意开空调他准备去爸妈家突击检查看看他们开空调没有陈龙到爸妈家看到果然室内几个空调都没打开陈龙妈妈打开窗子在厨房做饭陈龙妈妈说“你怎么来了”她解释没开空调是因为在厨房做事做完再去开空调享受一下陈龙妈妈一边说着暂时不用开空调一边用手绢擦汗见争辩不过
2025-07-13 09:14:00 -
以官员称哈马斯破坏加沙停火谈判进程
当地时间12日,总台记者获悉,一名以色列官员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拒绝了斡旋方卡塔尔提出的为期60天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方案,并不断制造障碍,拒绝妥协,破坏谈判进程。该官员说,如果哈马斯接受这份停火协议方案,双方可以达成协议,并且在60天停火期内继续就结束冲突进行谈判,这符合以色列的行动
2025-07-13 06:53:00 -
全国低碳日!广东实现企业碳足迹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服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环宣7月1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广州市举办2025年“全国低碳日”广东省主场活动。本次活动以“碳路先锋 绿美广东”为主题,以打造“零碳全运”为契机,通过绿色低碳实践分享及低碳科普宣传等形式,全面展示广东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广泛动员
2025-07-12 19:34:00 -
突然发现自己是2家公司“老板”?57岁男子傻眼:刚失业想领补贴
近日有中山街坊报料称最近在申请失业补贴时竟发现自己名下有两家公司究竟怎么回事呢?曾先生今年57岁在中山市港口镇工作和生活由于公司近年业务不佳和他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7月1日 他到中山港口镇人社部门办理失业手续申领失业金时发现了问题这两家公司为“深圳市浩海涵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永润祥商贸有限公司”均
2025-07-12 16:36:00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 “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人民财讯7月12日电,问:日前,菲律宾外交部就“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发表声明,菲律宾外长在有关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一贯且明确,有关“裁决”是一张非法无效没有拘束力的废纸。中国不接受、不承认所谓“裁决”,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2025-07-12 16:13:00 -
杜辟蹊径|首秀打消所有疑虑!杨瀚森代表开拓者出战夏季联赛,全能表现赢得认可
想到过杨瀚森的NBA赛场首秀会表现出色,但没想到会如此惊艳!北京时间7月12日,NBA夏季联赛开拓者首战以106:73大胜勇士。首次代表开拓者出战的杨瀚森出战24分钟,得到10分5助攻3盖帽1抢断的全面数据。在以替补球员为主的阵容对抗中,杨瀚森扮演了球队核心的角色。他的串联助攻以及防守端的协防封盖都
2025-07-12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