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恩州在哪里?恩县之名的由来及撤消

12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08 20:48:09    


原恩县、现平原县恩城镇的地标建筑文昌阁

山东平原县恩城,是历史上的恩县县城。古之恩县,由来已久。在今恩城西四十里有个“旧城”(今武城县城),这座“旧城”就是古恩县县城,其地域年代久远。民国三十一年付印《重修恩县志·舆地志》记载:“恩地域因于三代,秦、汉设郡,号曰清河,北齐置县贝邱。”“唐武德四年复以郡为贝州,六年徒治历亭,八年复治清河。五代罢军于贝州,置永清军节度使。”宋代,改贝州为恩州。

自古以来,我国州、县区划多以山川为名,藉天然之形势,表地方之雄伟,古奥典雅,莫与伦比。然而恩州的命名比较特殊,说起恩州命名的由来,还有一次震惊华夏的历史兵变。

北宋仁宗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王则,荒年流亡到贝州,卖身为牧羊人。后投宣毅军,升为小校,参加弥勒教。庆历七年(公元1047)冬,与教首李教等谋,拟联合德、齐等州教徒,准备在次年元旦同日起兵。因教徒潘方净带刀往见北京(今河北大名)留守贾昌朝,迫其投降不成,乃提早于冬至日在贝州发动兵变,捕知州张得一,占领武库,释放狱囚。王则被推为东平郡王,建国号为安阳,年号得圣。战士面刺“义军破赵得圣”,以示推翻宋王朝的决心。次年,仁宗诏河北转运使开封知府明镐、河北宣抚使文彦博,率兵赴贝州讨王则。明镐先至贝州,重兵攻城,王则据守抵抗,久攻不取。明镐以贝州城峻不可攻,佯攻其北以牵制,在南门凿地道。文彦博率兵至贝州时,适逢地道穿通,遂选壮士夜半入城。王则纵火牛攻之,官兵以枪击中牛鼻,火牛还攻,王则招架不住,开东门逃至村舍,贝州总管王信,追而擒之。王则固守城池六十六日,最终溃败,被押送至东京(今河南开封)。仁宗赵祯皇帝仅杀魁首,州人未事株连,遂诏改州名为恩州,以示恩威昭炯警戒命名之义。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改贝州为恩州,恩之命名自此开始。

金代,恩州隶属大名府路,领五县。

元代,恩州历亭一县,隶中书省。

明朝洪武二年,恩州降为县,隶东昌府高唐州恩县。洪武七年,徒治于县东四十里许官屯(今恩城)为恩县县城。

清代,山东省东昌府恩县,分3乡36图311个村庄。

民国,山东省恩县,分6个区222个乡镇572个村庄。

恩州,古齐右之地,明清两京要邑,西邻卫河,东界马颊,昔为南北通衢,乃英豪游弋之乡,贤达楼息之所。明朝嘉靖进士云南知府京口张祥鸢路过恩县作《过恩邑道中》诗曰:“驱车城南陌,垂阳飞新绿。团阴淡复浓,青彼村中屋。桑间白版扉,桑枝鸡喔喔。野饭一盘餐,盘餐罗野蔌。所寄将遗谁,高人在幽谷。岂不忆清标,哪计簪缨淑。”

民国年间,邑人对恩之命名提出质疑。据《重修恩县志·舆地志》记述:“宋或无德于恩······王则本非恩人,安能罪及我恩耶?”民国三十一年,恩县人孙毓炳(清代邑庠生、历任江苏阜宁、河北大城等县县长)撰《呈请改易县名文》说:“考其所谓恩者,特就附逆之徒而言耳,于全州人民无与也……历宋、元、明、清四代将及千年,仍沿此罪戾名,称是以王则一人之乱,而使后人子子孙孙永含其垢而袭其污也。罪为一人赦及全县,罪在千年之前而赦及千年之后,顾名思义有是理耶?公民等每念及此,咸为可耻,公共磋商拟改名为漳南县。考隋开皇年间曾名为漳南,因漳水在县北故名,较之其他东阳、历亭等名独为名显,且以全县疆域言之……”孙毓炳将上文逐级上报国民党南京政府,呈请鉴核。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此没有回应。

对王则的评价,1979年版《辞海》解释:“王则,北宋仁宗时,河北士兵起义首领……他突围到村舍,被俘至东京,英勇就义。”起义无罪,恩抚何来?

王则兵变性质如何,则当别论。仅就兵变发生在贝州,改名为恩州一事,就为恩城增加了地方色彩。

新中国建立后,1956年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恩县。恩县城关、四女寺、吕庄3个区的26个乡镇划归平原县;西南部的两个区14个乡划归夏津县;西部的旧城、腾庄两个区划归武城县。1965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平原县所属四女寺、郝王庄、蔡庄、董王庄、大屯5个公社划归武城县。

今天的恩城镇由原恩县城关区演变而来,辖23个社区97个村庄,处处保留着原恩县的遗迹。城区街道、城外村庄基本沿用旧名。原恩县文庙大院里的文昌阁今仍保存完整。恩城西北五里洞子头村,相传,北宋初建村名毛庵庄,当年王则兵变,官兵攻城不取,便从该村中掘地道至城内,这里是地道的洞子头。王则造反失败后,为感官方不杀此一方民,该村改为洞子头,并以洞口为界,分成俩村,东谓大洞子头,西为小洞子头。恩城镇地域,美好的传说诱人动听,许多老年朋友至今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还经常说,俺老家是恩县的,这是丰厚的地域文化积淀的象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