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做强园区经济 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

嵩明县城

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溶产品提取车间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的 汽车实训基地
滇中腹地,发展热潮涌动。在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厂房林立、生产线高效运转,创新的活力奔涌不息。作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嵩明县正以园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平台功能、引领效应和集聚优势,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1至7月,嵩明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6.82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74户,培育总量稳居全省县域首位……一组组数字,是嵩明坚定不移推进园区经济建设、务实笃行推动产业升级的最佳注脚。
顶层设计绘蓝图
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嵩明县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昆明市关于大力推进园区经济的部署,针对3个主要园区分别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构建园区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形成布局优化、链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核心平台,发展势头尤为强劲。这里聚焦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全力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园区通过“龙头引领+集群培育”的链式发展模式,已在装备制造和数控机床领域汇聚69家规上企业,吸引包括通用昆明机床、南科机床、凯瑞特重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生根。
绿色食品产业同样表现突出。园区依托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资源,成功引进康师傅、伊利等知名企业,目前共有规上食品企业12户。以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专注于植物提取天然色素,在叶黄素产能方面位居全球第一,水溶性和辣椒红色素产品销量全球第三,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市场。
绿色能源板块迅速崛起。天驰新能源、华国科技、国巢光伏等24家光伏产业链企业先后入驻。阿里塘光伏发电项目、昆自共享储能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绿色能源产业链日趋完善,区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园区+职教”融合模式亮点频现。嵩明职教新城与杨林经开区实现一体化发展,通过定向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合办产业学院等方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40个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并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为实现产学研协同提供坚实基础。
被誉为“云花之源”的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5家科研机构和116户企业市场主体入驻,建成19个研发平台和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
创新机制优环境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投资额51.39亿元的沃太能源西南生产基地项目,从对接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时21天,真正体现了‘杨林经开速度’。”嵩明县工业“战区”高端装备及机床制造产业链相关负责人介绍。
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嵩明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机制的不懈努力。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出征,通过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效清单)和“专班跟进、销号管理”机制,精准破解了园区在土地、规划、基建等方面长期存在的堵点、难点。
针对电网薄弱等瓶颈问题,园区开展电力建设“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推进220千伏向荣输变电工程,加速完成110kV大树营变电站剩余线路负荷转移及配网配套工程,提前布局2025年配网储备项目74项、规划投资1.1亿元,实现嵩明产业发展“电力无忧”。
在前端谋划环节,嵩明创新建立招商签约、用地审批、备案核准三张清单动态联动机制,实现签约即建档、审批即跟踪、备案即入库。2024年,全县123个备案审批项目中112个纳入项目储备库培育,入库转化率达到85.7%。
在服务过程中,推行“项目专员+工作专班”双轨机制,为34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建立“一项目一档案”,累计提供个性化指导超200次。通过“全程代办”线上申报,项目平均入库时间缩短50%。隔天跟进、每周调度的协同机制推动11个滞后项目顺利入库、15个停工项目复工建设。
“轻嵩办”营商环境品牌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嵩明县签约项目6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协议总投资195亿元,省外实际到位资金30.89亿元,同比增长49.32%,实际利用外资1625万美元。
梯度培育强主体
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产业链的韧性,离不开链上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嵩明县通过全周期梯度培育强化企业梯队建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微观基础。
当地建立招商、审批、建设、投产、运营的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按照投产一批、培育一批、升规一批的思路,实施项目专班“一对一”保障。创新上一次门、办多件事集成服务体系,组建5支企业服务队,推动34项服务事项清单化、责任化管理。今年上半年共接收企业服务需求86项,成功解决78项。
“政策上门”行动显著提升政策触达效能。相关部门主动筛选匹配惠企政策,“一对一”推送解读升规奖励、技改补贴等政策要点,编印发放《惠企政策汇编》,实现制造业企业宣传全覆盖。通过“专人包保”机制,多部门联合开展精准辅导,帮助企业规范财务和统计管理。
“我们挨家挨户走访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增效。”杨林经开区经发局工作人员表示。辛勤努力换来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8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较2023年新增82户,净增60户,贡献产值39.61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规上工业企业总户数将突破200户。
创新模式破难题
闲置资源高效盘活
面对部分园区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的难题,嵩明县创新推出“资产经纪人”模式,有效激活沉睡资源,提升土地和厂房集约利用水平。
通过建立“园中园”闭环管理机制,出台规范管理办法,深入推行“四个一批”处置方式,对区内9个“园中园”实施全覆盖摸底和动态评价,提供从入驻到培育的全周期“产业园管家”服务。依托管委会、经营单位、入驻企业三方协同,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
“资产经纪人”为企业提供厂房选址、实地考察、政策对接等全流程服务,精准匹配厂房资源与项目需求。通过“网格化”摸排管理,动态更新闲置资源信息,开通线上闲置资源征集专区,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可视化“招商地图”和电子数据库,助力超50%的项目实现“拎包入住”。
2025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新增“园中园”企业20户,规上企业总数达29户,厂房利用率提升至84.94%,同比增长8.75%。消化闲置厂房16.59万平方米,资源盘活成效显著。新引进企业48家,协议总投资57亿元,预计新增产值97.6亿元。
通过精准招商与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全县新增就业883人,其中超70%为本地居民,实现了就业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形成了产业升级与就业促进良性互动的崭新局面。
时代潮流奔涌向前,发展新篇正在写就。立足新阶段,嵩明县正以园区为主战场、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战略定力,在改革中突破,于实干中奋进,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恢宏新篇章。(云南日报 记者张雁群 文/图)
相关文章
-
嵩明县:做强园区经济 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
嵩明县城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溶产品提取车间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的 汽车实训基地滇中腹地,发展热潮涌动。在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厂房林立、生产线高效运转,创新的活力奔涌不息。作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嵩明县正以园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平台功能、引领效应和集聚优势,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09-03 07:58:00 -
纪念大会观礼服务包,里面有啥?◆明确了!提前发工资◆最高奖励500万元!胖东来发布声明◆金正恩抵达北京
2025年9月3日要闻速览■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
2025-09-03 07:39:00 -
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招聘活动299场
1日,记者获悉,2025年,鞍山人社部门创新实施“鞍山招聘360”专项行动,市县同向发力,以平均1天1场招聘活动的频次力度,搭建对接桥梁,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劳动者就业。截至8月末,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计开展招聘活动299场。年初以来,市人社局立足企业用工与群众就业需求,按季度提前制定招聘活动计
2025-09-01 15:15:00 -
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青年工程人宋彦凯挑大梁 用智慧和细节书写精彩答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王烁 由中国甘肃网联合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年品质公发路 畅行陇原筑通途”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精品工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该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采访了年轻的筑路人宋彦凯。 青春担当 管理智慧梁场 “我们准备让你负责智慧梁场项目,你有信心吗?”华二
2025-09-01 10:50:00 -
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 三个关键字带你读懂河南如何挑大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上半年,河南省GDP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与此同时,河南更在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自己地处中原腹地、连通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从年初的“新春第一会”,到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统一大市场”是今年以来河南要破题的重点任务。
2025-09-01 10:24:00 -
国产片“承包”票房主力 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持续飙红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31日13时53分,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392.3亿元、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今年以来,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带动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已超7.7亿元,创下多年新高。今年以来,中国电影
2025-09-01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