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 三个关键字带你读懂河南如何挑大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GDP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与此同时,河南更在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自己地处中原腹地、连通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从年初的“新春第一会”,到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统一大市场”是今年以来河南要破题的重点任务。以高效互联互通为基础,河南聚焦“破、立、通”三个关键字,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
打破一面“墙”
用高效互联互通“疏经活络”
第一个关键字是“破”。坐拥交通“十字路口”的区位红利,却面临“流量难变现”的发展困惑,这是河南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要破解的现实命题。把“流量”转为“增量”,实现从“地理区位中心”到“经济循环枢纽”的跃升,河南如何打破循环畅通的“墙”?
凌晨的郑州机场北货运区,高峰时段每间隔十几分钟就有一架货机起降。来自西班牙的货物要从机场货运区运到新郑综合保税区,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但就在今年以前,货车还得先出机场、上马路,兜上一大圈,再进综保区。

新郑海关物流监控科副科长 王肖锋:因为要申报转关加电子关锁,绕行社会道路才能进到综保区,耗时比较长。
货车司机 胡瑞清:眼看着仓库就在面前,也只能出去绕行。

短短100多米的道路,要绕行三道卡口,一趟下来,至少得1个小时,费时又费力。当地有关部门开始琢磨,如何让“门对门”的这100多米走得更高效。但真要破掉这堵“墙”并不容易,关口打通不仅涉及多个部门,还牵扯到不少政策规定,座谈会就开了七次,方案修订了九版。
最终,大家决定在新郑综保区和郑州机场北货运区的围网间新设一个卡口,取消原有的转关手续和海关封志,车辆不再绕行社会道路。同时,采取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自动比对、无感通行。

郑州天丽物流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 周浩:由于通关时效的整体提升,我们每周有两个包机的服装货物落地郑州。郑州落地货物的全国占比由原来的20%到30%,提升到了现在的60%。
打通和提速的不仅仅是这100多米,今年,郑州海关关区推行“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大通关模式”,通关时效提升60%的同时,物流成本也节省了50%。

郑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 俞浩:今年前7个月,通过区港一体化模式进出境的货物一共有3.26万吨,同比增长了27.9%。
前7个月,河南外贸创出历史同期最佳纪录,进出口总值达4833.8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同期全国增速18.8个百分点。
“立”规破障
河南让跨省办事“无感丝滑”
破除看得见的物理壁垒,还只是畅通大循环的第一步,第二个关键字是“立”。过去企业跨省办理变更业务要“跑断腿、磨破嘴”,有时还会遇到“地方挽留”的阻碍。针对企业这一痛点,河南加强信息互通和协同,以立规则、建制度让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在河南新野县政务服务大厅,企业负责人王瑶正在“跨省通办”窗口办理业务。他在广东汕头和河南新野各有一家玩具厂,落户新野两年后,生产线扩张的需求让他急需变更汕头工厂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就在两年前,王瑶决定在新野新建一条生产线时,跨省审批这只“拦路虎”差点让项目搁浅。

南阳市新野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胡颖甜:广东和河南的企业登记系统和数据格式都有差异,因此需要人工去进行核对和补漏。
“系统不兼容”带来的麻烦还只是“耗时间”,而“标准差异”带来的困扰则是“误大事”。为了让设备图纸符合河南标准,前前后后耗了一个多月修改了三版。

南阳市新野县汉城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 宋亮:就像做同一道菜,两省的调料、火候要求不一样。特别是县里,要当好“翻译官”,才能让企业少跑腿。
这些曾经让企业犯难的“堵点”,倒逼河南拿出了实打实的改革举措。新野县率先推出“专属管家”制度,从项目备案到审批,全程帮办代办,将跨省项目开工前的审批环节从12个压减至5个。“一对一”的精准服务,让企业少了“客场作战”的陌生感。

南阳智能达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瑶:说实话,当初决定来河南,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还有市场的盘子比较大,想着物流、销路都方便。但是真没想到,最先让我们尝到甜头的,居然是办事效率。
今年上半年,河南全省新设企业27.9万户,同比增长11.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3%。而这背后,当地用150亿条信用数据织就的“服务网”发挥了大作用。

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主任 刘洋:大到企业重大项目的审批信用核查,小到日常经营中的证明开具,所有与“诚信”相关的大小事,都被这张大网稳稳“兜住”。河南的信用体系正在加速成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设施。
模块通用 开源生态
贯“通”产业和技术
装备制造业是河南近年来打造的优势产业之一,但记者在采访起重设备制造企业时了解到,有很多产品要求非标定制,也因此带来一个问题——部件的通用性不强,导致了产业链上难以配套协同。怎么打通这中间的梗阻?河南改革的第三个关键字是“通”。
这两天,全球首台套3600吨龙门起重机将被用于海上风电设备的吊装,这台相当于30层楼的设备,其核心系统“小车”还没有一间房屋大,仅占到整机重量的5%。

卫华集团副总工程师 邵松涛:我们现在做的最大吊钩是单钩起吊1800吨,在世界上几乎是首屈一指,全球不会超过10台。纵然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但是因为它的通用性和适配性不强,数年才用一次。
能不能把大型装备的“一次性”改为“通用性”?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加持下,邵松涛和同事们整合了企业20年来不同类型起重机的运行数据,让起重机各个部件实现模块化。在系统上下单,起重机就能像拼积木一样自动匹配。

卫华集团副总工程师 邵松涛:其实它一组合,变成了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用更少零部件来达到更大的通用性要求。
更大的转变还在于打造开源生态。像车轮组、吊钩组、卷筒组这样的核心部件,企业也全部做成性价比更高的标准件,配合设计规范一并投放市场,让不少同行看了就会,拿上就能用。

卫华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长 李国强:市场越开放、越高效,我们越不怕被抄袭,现在我们还要主动开放平台。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我们做创新,保持领先才能拉高竞争力。
有了政府牵头指导,河南新乡长垣1300多家起重整机及配套生产企业,通过标准化改造,实现了整个产业焕新升级,配件流通率提升了50%以上,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越来越多跨领域的转化正在发生。

如今,产业链上资源、技术、服务的高效流通,河南起重行业总产值将突破400亿元。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9个百分点。产业连通和技术流通,正引领河南省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制片人丨刘颖 吴勇军 丁雅妮
总台央视记者丨刘柏煊 王涛 河南台
相关文章
-
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 三个关键字带你读懂河南如何挑大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上半年,河南省GDP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与此同时,河南更在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自己地处中原腹地、连通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从年初的“新春第一会”,到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统一大市场”是今年以来河南要破题的重点任务。
2025-09-01 10:24:00 -
以武会友,功夫河南!“河南文旅推荐官”招募报名倒计时1天
象象留言有奖活动来啦!(每周好礼:大象文创袋、象象定制笔记本,二选一)获奖名额:最有态度奖:当周留言总数前5名 金句达人奖:当周精选留言条数前5名结果公布:每周一获奖名单将在公众号菜单栏“热门”——“”中公布,中奖者需在48小时内私信联系客服领取,逾期视为放弃。
2025-09-01 00:01:00 -
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全国工商联28日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2025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
2025-08-29 11:34:00 -
神州数码:上半年净利润4.26亿元 同比下降16.29%
神州数码公告称,上半年营业收入715.86亿元,同比增长1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6亿元,同比下降16.29%。
2025-08-27 20:51:00 -
6月末,新疆各项存款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上半年,新疆金融运行稳中有进:6月末,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2.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各项贷款同比增长9.6%,增速与山东并列全国第三位。8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青介绍
2025-08-20 11:18:00 -
途牛2025年二季度财报:打包旅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26%
8月15日,途牛旅游网(NASDAQ:TOUR)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途牛净收入同比增长15.3%,打包旅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3%,净利润为1410万元人民币。此外,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新的股票回购计划,公司计划回购最多价值1000万美元的
2025-08-18 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