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添力程村蚝,广东二师学子七日探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2:16:00    

7月的阳西程村镇,海风裹着咸腥味扑在脸上。广东二师“蚝事发生”实践团的13个年轻人,背着相机、提着三脚架,踩着红光村码头的碎石路往海边走。接下来的7天,他们要给这里的生蚝拍“纪录片”、开直播、做IP,用融媒体的法子帮这“海牛奶”走得更远。

实践团合照。

师生组队再赴蚝乡,带着“融媒工具箱”报到

“去年来创作的宣传视频很不错,镇里说今年还盼着我们来。”指导老师王老师一边清点设备一边说。这是团队第二年扎根程村,13个队员里有大部分都在学校新媒体中心干过,视频剪辑、文案撰写都是拿手活。

“蚝事发生”实践团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

报到第一天,团队直接抵达红光村,与前来交接的镇政府负责人完成对接后,负责人热情地带领他们游览村子。“我们想给生蚝拍点新花样,还想教大家自己拍。” 队长小雷翻出宣传内容策划书,展示着团队准备的 “融媒工具箱”—— 从短视频脚本模板到直播话术手册,一旁的负责人看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年轻人就是点子多!要的就是你们这种新鲜感!”

镜头对准万亩蚝场,给生蚝拍“成长纪录片”

太阳初升,队员们就跟着蚝农升哥驾着蚝船往深海去。万亩蚝排如同一张张深褐色的织网,在海面上绵延铺展,升哥拿着一串生蚝:“你们看,这蚝要先在浅海养上一段日子,再搬到营养更丰富的海域‘增肥’,跟养孩子似的急不得。”

队员小张举着云台用相机抓拍,“拍蚝苗得低角度拍,画面才更好看。”海浪晃得人站不稳,但他依旧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拍下一个个生动画面。一周时间里,队员们不仅跟着蚝农记录了生蚝“搬家”、采收的全过程,还拍摄了当地极具特色的文旅地标。

不光拍生蚝,团队还设计了个拟人化的“蚝运仔”IP形象并制作了一套表情包。“你看它头戴斗笠、手捧生蚝,还一直乐呵呵的,是不是透着股咱海边人乐观向上的劲儿?”队员小林拿着平板电脑展示,屏幕上的“蚝运仔”活泼可爱。

走村串户问“蚝经”,摸清产业发展门道

“阿公,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千年蚝乡的故事呀?”在红光村的码头边,队员们挨家挨户走访。85岁的谢爷爷指着自己画的画,笑眯眯地和队员们唠嗑起来:“当然可以啦!你看我都把蚝乡的历史画在这里咯……”

团队还去了蚝乡的生蚝博物馆。讲解员一边带他们参观一边说:“‘程村蚝’肉质淳厚饱满,色泽光洁,里面锌含量丰富,有‘海中牛奶’的美称。”村干部则带着队员们看“蚝文旅”示范带:“你们看这村落建设得越来越好,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过来旅游。”队员们把这些都写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有天走访时还遇到个外国游客,当队员们问起来这里游玩有什么感觉时,他们盛赞道:“I think it’s very beautiful here.”

团队成员在和外国游客交流。

直播间里煎蚝饼,试吃带货引围观

“家人们看过来!这蚝饼煎至金黄,美味可口啊!”实践团在当地生蚝企业搭起了直播间,队员小黄举着个蚝饼对着镜头,身前的煎锅正滋滋冒油。他边煎蚝饼边介绍:“程村的海水咸淡刚好,养出来的蚝自带鲜甜,不用放味精!”

“蚝事发生”实践团在直播。

镜头外,队员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递食材,有人盯着后台订单,还有人举着补光灯。这场直播播了两小时,卖了800多元的蚝产品,虽然不多,但让更多人对“程村蚝”有了深刻的了解!

“蚝事发生”实践团成员在金质蚝业直播带货。

“以前觉得直播就是喊买喊卖,没想到得懂这么多门道。”直播助理的小黎看得直点头。

手把手教拍短视频,留下“带不走的技术”

实践中期,团队还在镇里办了场培训班。“运镜时要扎好弓步,运用上肢的力量去移动镜头才能保持稳定。”队员小张拿着手机示范,村民、村干部也同步举着手机跟着学。阿追哥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学得很认真,他作为村干部,也想学着拍视频给家乡做宣传。

团队还指导大家用AI构思拍摄脚本,输入指令:创作程村蚝的15秒短视频脚本,要体现“新鲜肥美、营养丰富”的卖点。AI提示要进行“开蚝特写”,并快速生成了文案:“今日份的‘海牛奶’来咯!肥美程村蚝,一口鲜甜,两口补锌,实为品质之选!”王大叔眼睛一亮,连忙称赞:“这个好!把咱们蚝的卖点都说明白了,看着就馋人!”会后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此次短视频创作实践培训会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为当地青年干部和村民推广本土产业提供了新方式。

“蚝事发生”实践团成员在讲解AI赋能短视频创作。

离开程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实践团仍然没有停止为当地做宣传的步伐。他们通过后期剪辑创作,在社交平台上共发布了50多条视频,有“程村蚝”微纪录片、微电影,风光短视频等;创作的《一壶“蚝”故事》和《蚝生日记》系列推文形式新颖,网民纷纷点赞,“蚝运仔”表情包被下载了100多次;直播虽然不大熟练,但不少观众问“下次啥时候播”。

与团队对接的负责人浩业哥翻看着他们创作的视频,笑着说:“你们‘三下乡’的这些日子呀,虽然看着折腾,可我能帮上忙、尽点本分,心里踏实得很。再说你们做的这些事,既实在又有意义,跟乡村振兴的路子对得特别准,能参与进来,值当!” 码头上,升哥的渔船正载着新收的生蚝靠岸,阳光下,蚝壳闪着光,像撒在海上的星星。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作者】 欧阳胜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