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给西部留下 “带不走的医疗队”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20:00:00    

从渤海之滨到西北高原,一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医疗援建,让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麻醉科主治医师董元胜,与甘肃景泰县人民医院结下不解之缘。

“医生,我有点怕……”手术台上,一位当地患者紧紧抓住董元胜的手。“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您。”董元胜一边轻声回应,一边熟练地进行麻醉操作。这样的场景,在他援甘的日子里已成为常态。

今年7月,50岁的董元胜主动请缨,踏上了援甘之路。初到高原,他克服身体不适,迅速投入医疗工作。“守初心、担使命”这不仅是临行前各级领导的殷切嘱托,更是他扎根一线的行动准则。从术前访视、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到术中精准操作与术后疼痛管理,董元胜始终严谨细致,确保每一台手术安全高效,为当地患者筑牢健康防线。

在援甘期间,最让当地医护人员感动的,是董元胜对待小患儿的那份细心与温暖。有一次,一名仅1岁4个月、体重10公斤的幼儿需要接受手术。提前一天,董元胜就与县医院麻醉科主任及同事深入研讨麻醉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手术当天,孩子进入手术室时哭闹不止。面对哭闹的小患儿,董元胜俯下身,用带着天津口音的亲切话语轻轻安抚,孩子渐渐平静下来,医护团队也顺利完成了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操作。整台手术过程平稳有序,术后孩子生命体征平稳,平安返回病房。凭借30年的临床经验与近三万例麻醉操作的扎实积累,董元胜虽到景泰仅两个月,却已深度参与复杂外科手术、骨科及妇产科急诊,以及门诊无痛诊疗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并成功保障了多台高危手术的顺利开展,充分展现了其精湛的专业能力。此外,他积极推动两地医疗理念融合,通过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方式,将天津的先进经验无私分享,促进当地医疗团队技术水平提升,赢得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针对县人民医院疼痛门诊筹建需求,董元胜还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培训,系统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卫健系统疼痛门诊的建设经验、质控标准及常见病诊疗技术。他说:“麻醉技术在于精,安全在于心,人文在于爱。”同时,他还以典型病例剖析和实操要点讲解为重点,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他常说:“作为援甘医生,要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唯有如此,才能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记者手记

从渤海之滨到黄河之畔,西青区的援甘力量跨越千里、扎根一线。无论是以董元胜为代表的医疗工作者,带着“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留下技术、传递温暖;还是教育、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援甘队伍,各展所长、精准发力,西青区始终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协作,为当地发展注入“西青动能”。这场跨越山海的携手,不仅书写着专业领域的帮扶答卷,更凝结着心手相牵的深情厚谊,而“赤心与奉献”,正是这一切最动人的注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