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庆元县农民叶宗伟写尽83年春秋 你想看吗?
资料手稿
12月9日,记者从丽水档案局了解到,他们过两天要出版一本特别的书,书名叫《横坑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既不是旷世文豪,也不是知名学者,而是庆元偏远山区一位已经过世的普通农民。

横坑故事
为什么要出版这位农民的作品,他写的东西又是什么呢?这还要从2016年的一个夏天说起……
山村拾遗 发现珍宝
2016年6月,丽水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在庆元县官塘乡横坑村走访时,偶然在农户叶爱华家发现了一个民国时期的木制书箱。里面满满当当塞得全是一些有年代的笔记本和手稿。

民国时期的木箱
打听后才知道,这批档案的主人名叫叶宗伟(自号谦德堂主人、虚怀氏),是叶爱华的爷爷。老人已于1994年去世,但书稿一直由孙子叶爱华保存。

叶宗伟

手稿照片
经过整理清点,这批书稿有221件,重达20多公斤,档案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忠实的记录了叶宗伟老人的一生,既有回忆录手稿,又有家庭帐本、照片、书信、家谱,还各类记事本、证件和报刊文摘等。

整理资料
本书的作者叶宗伟,是叶珣的曾孙,出生于1911年,时值清朝末年,民国改元。祖上的荣光已经式微,叶宗伟的父亲以教书为生计,叶宗伟9岁入学,随父就读;12岁外出就读,14岁高小毕业后,继续随父读书,直至16岁。

照片
人生回忆 83年历程
《横坑故事》原名《七十回忆》,顾名思义,是作者在70岁那年,开始着笔撰写的回忆录。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反顾一生,时光过滤了一切,“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作者以淡泊的心情,舒缓的笔调,回忆了自己70年的岁月之旅及其所见所闻。他原本打算记录到70岁时搁笔,未料习惯成自然,一直记录到去世时的1994年7月,共记录了其83年的人生历程。

保存的资料
叶宗伟的一生,经历了整个中华民国,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经历了5年的“劳改”,经历了10年“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对横坑这个僻远小山村而言,叶宗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虽为农民,却少事稼穑,从事的都是“脑力活”,教书、塑佛像(民间美术)、做幡头(民俗活动)、开菇行(商业)、堪舆、红白事写对联、修家谱等。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叶宗伟以自己的学识,不辞辛劳,在四邻八乡帮诸多姓氏纂修宗谱,为庆元东部山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料。

资料照片
《横坑故事》虽然是叶宗伟83年人生历程的记录,看似平淡无奇,但因为作者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因为家学渊源,其所经历的人生,有别于乡村躬耕田亩的农民、深山种菇的菇民和行商坐贾的商人,其观照社会的视野,对人生的感悟更是迥然于他人。作者多舛的人生经历,包括家族成员的坎坷命运,是二十世纪初、中期,浙西南山区人们的共同写照。而作者乡村旧文人的身份,其为稻粱谋的以文为生的独特经历,更是一幅浙西南山村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画卷。
这批档案中最具史料价值的是叶宗伟在70年代末开始写作的个人回忆录。回忆录有450页40多万字,记录了从其祖父和父母的身世,以及自己出生(1911年)到去世(1994年)前夕百年间的家族历史。

老照片
回忆录内容详实,语言朴实,既有其家族的往事,又有其童年的生活,学生时代的所见所闻,当兵期间的社会见闻、时代风云,人生经历和家族成员的坎坷命运,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生故事,仿佛是一幅浙西南山村近百年的民俗长卷,对研究地方历史具有较大的价值。

资料照片
斯人已去,他在耄耋之年,为我们留下了一帙《横坑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向二十世纪上半叶浙西南山村的时光之门,经由这道门,我们细数历史,岁月的回响就会在我们的耳边升起。
留存档案 编辑成书
为挖掘这批档案的价值,更好的提供社会利用,展示近现代浙西南山区村庄的社会变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丽水市档案局决定编辑出版叶宗伟的回忆录。分为三册装订。现将其作了较大篇幅的删减,并重新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为回忆解放前的生活,采用民国纪年;下编为解放后的回忆,采用公元纪年。
同时,还拟制了部分小标题。为增强图书的可读性,还选取了回忆录中的30个故事,请人绘制成30幅插图,并在正文前增加了彩页。

插图及图说丨当时的学校,不过是读学堂书《国文》《修身》《论说文苑》而已,与私塾差不多,各自进度不同,程度不一,由于束脩是学校出聘,读书的人不再出束脩,所以入学之人比较多。
在两年多的编辑过程中,大家克服了手稿文字识别难、语言口语理解难等困难。最大限度地忠于原著,保持地方语言特色,在编辑中还保留了一些口语和方言,如“(门中一个朱字)”属新造的字,意为“房屋”;又如,“光生”意为“漂亮”,“栏身”意为“围裙”,“剪柳”意为“小偷”,“细梗”意为“小孩”,“老官”意为“父亲”,“帮脚”意为“帮手”等。为了便于阅读,书中已经在口语或方言之后加括号予以注明。

插图及图说丨择取了八月一个吉日,我爸叫大衍哥兄弟和另外几个人备了小轿把她抬回来,她娘家也备了一条土布被,一只木箱,给我家抬来,她身上衣服首饰俱全,打扮成新人抬到家中。
因受水平和时间所限,难免还存在一些疏漏和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指正。值此成书之际,对所有在本书编辑和出版过程中给予帮助过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届时成书发布后,大家就可以好好欣赏横坑故事了!
相关文章
-
立秋后 凉席凉垫促销忙
8月11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看到,立秋过后,尽管暑气未消,但多家超市抓住夏季的“尾巴”,纷纷开启凉席、凉垫等促销活动。受访商家表示,立秋过后,进入了凉席、凉垫的促销黄金期,预计活动将持续至月末。记者在一家超市内看到,凉席促销标签随处可见,“7.9折”“特价”等字样格外醒目,吸引不少消费者关注,此外,
2025-08-11 17:40:00 -
瑞银:重申小米中性评级 降目标价至60港元
【瑞银:重申小米中性评级 降目标价至60港元】财联社8月11日电,瑞银就小米-W(01810.HK)发布研报称,AIoT业务在第二季度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该行将小米第二季度及全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0.4%和5.5%,目标价从62港元降至至60港元,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2025-08-11 13:22:00 -
怎么高效率解决问题(高效解决问题,这7步就够了)
今天想跟大家来分享如何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到底会是什么?大家在生活里一直都处于解决问题的状态当中,每一天你会解决a、解决b,不论是你作为一个领导解决公司的问题,还是作为一个下属解决手头工作的问题,或者作为家庭的成员去解决家庭问题,好像这辈子人都一直在解决问题。到底该怎么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08-11 13:05:39 -
担当作为建支点丨“支点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伟大的事业,需要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来完成。如何锻造一支堪当支点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接下来,《支点面对面》,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爱军、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冰两位专家参与讨论。唐教授,您是如何看待在加快建成支点中,湖北干部的作用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2025-08-11 11:25:00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利好消息不断,机构看好这些细分领域
8月11日盘中,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拉升,截至发稿,景业智能涨超11%,凯尔达、迈赫股份涨超5%,江苏北人、鼎智科技、绿的谐波等跟涨。消息上,8月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并配套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
2025-08-11 11:24:00 -
超近距离“贴贴”!就在12日凌晨
肉眼可见!12日凌晨金星、木星极近上演“结伴游”8月“星空剧场”上新了。12日,金星、木星极近将在天宇上演。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于当日凌晨朝向东方天空,凭借肉眼就能看到这两颗明亮的行星超近距离“贴贴”。2023年3月2日,在北京怀柔区水长城拍摄的金(右上)木(左下)极近。
2025-08-11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