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 | 首都医科大学②:筑巢引凤育英才 创新机制促发展
编者按: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6月13日聚焦——首都医科大学。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本科医学院校,首都医科大学以服务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主动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锚定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高质量医学人才自主培养、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一流人才的支撑和学术领军人物的引领。首都医科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和医学特色,着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逐渐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
多点布局汇聚高端人才
近年来,学校创新人才聘用机制,多点布局海外战略人才和领军人才。出台《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人才双聘实施办法》《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教师双聘试点工作办法》,完善以才荐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工作机制。在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计划和海外人才一事一议等政策支持下,在全球范围内引进6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深科学家;定期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发挥人才考察前哨作用;通过校本部与附属医院等多平台“双聘”“三聘”机制,集聚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水平PI及科研骨干33名,其中直接从海外引进23名(非华裔科学家4名),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
多措并举培育青年人才
首都医科大学注重发挥高校人才培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深化医教协同和产学研用融合,分层次构建科学有效的校内人才成长全周期培育体系,积极为人才“搭台子”“架梯子”,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和创新创造力,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当主角”“挑大梁”,助力各层次人才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项目启动会
学校实施“新星启航计划”“卓越博士后计划”“青年学者博士招生绿色通道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医师科学家培养项目”五大计划,打通青年人才全成长阶段的培养通道。
“优秀青年人才项目”着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高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创新研究人才。
“这个项目能为我们提供200万资助经费,让我们整个实验团队可以大胆去实施更加系统、宏大的深度研究。”首医优秀青年人才代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洪韬说。该计划自2021年设立至今,入选者已有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魏梦萍2021年刚入职不久,就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青年学者博士招生绿色通道计划”的第一批入选者。该计划给予入选的青年学者连续两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为青年学者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助力其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魏梦萍感慨道,“我从来没有想过,30岁的我能成为博士生导师。”

2024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生物医药平行论坛暨首都医科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为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给学校事业发展储备“挑大梁”的青年科技人才,学校还计划实施“强基百人计划”,面向校本部及临床医学院已经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术指导、科研经费、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综合素质提升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综合培养。
学校支持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选拔任用高层次人才担任各学院及职能部处的领导职务,助力优秀青年人才全面成长,为各学科领军人才成长铺路架桥。
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让青年人才深感受益良多,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这里互相切磋,知识形成互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刘亚欧说,“我每周都要回学校参加学术交流会,通过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探讨,我的学术视野变得更加开阔,研究思路有了更多创新和突破。”
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流师资队伍支撑一流大学建设,学校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医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一季度实现医学四大顶刊大满贯,全年在四大顶刊发表论文9篇。1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位于所在学科的全球前1‰以内,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0.23‰。五个学科排名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第一。2024年新获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866项、科研经费13.69 亿元,在独立医学院校中排名首位。附属医院年接诊患者超3000万人次,承担北京市半数以上医疗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政策引人、事业留人、平台育人、文化养人、环境聚人,伴随着新首医建设,我们有信心在北京市的指导支持下,抓住人才高地建设的黄金窗口期,进一步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红利,进一步发挥首医本部-创新中心-附属医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优势。”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吉训明院士表示。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立足更高起点、锚定一流目标,首都医科大学将继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展现人才工作新作为,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战略和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首医智慧和力量。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首都医科大学人事处
相关文章
-
北京文化市场新增10项不予处罚事项
本报讯(记者李婧璇)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近日发布第四批《初违不罚清单》,新增10项不予处罚事项,覆盖新闻出版、传统文化、广播电视、版权、旅游五大行业。清单明确了不予处罚的适用范围、情形及认定标准、违法行为名称等要素,且被纳入2025年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行动方案重点任务清单,
2025-09-08 09:43:00 -
王楚钦晒北大入学照
9月5日,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晒出北大入学照,并配文称“冬去秋来,又是一程” 。据悉,王楚钦作为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非定向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已正式入学。据中国蓝新闻,9月3日,不少网友晒出在北大校园遇到王楚钦的视频,王楚钦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桌还准备好球拍和签字笔。此外,王楚钦还和同学一起唱《
2025-09-05 21:09:00 -
新蔡县:200名青年男女“鹊桥相约”
驻马店网讯(记者 熊国森)8月28日,新蔡县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 七夕”主题文化活动。新蔡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县民政局等七个部门联合主办了“鹊桥相约·情暖七夕”青年交友活动,来自全县各行业的近200名青年男女参与本次交友活动,近200名红娘和亲友团积极助力,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促成8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
2025-09-01 16:44:00 -
经济热力站|走进加速进化:聚集消费级人形机器人,下半年将发布面向极客和教育场景的消费级机器人K1
文/财经网易婷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体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今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26个赛项的巅峰对决中,北京队表现尤为突出,以天工、加速进化、银河通用、松延动力等为代表的队伍共斩获15个冠军,高居奖牌榜首位,成为本届赛事的最大赢家。在8月27日“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中,
2025-09-01 09:12:00 -
聚焦素养提升 赋能教师发展!贵阳五中举行师德师风建设大会
8月28日,贵阳市第五中学举办师德师风暨第21届教师发展大会,大会以“新时代教师素养提升与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全力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大会还特邀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兄弟学校教师代表及贵阳市第五中学全体教职工共200余人参会,大会由副校长李
2025-08-31 15:36:00 -
资助超3000万!1525名学生圆大学梦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沈舜枝26日,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举行“和敏助学”计划2025级准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据了解,“和敏助学”计划是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三大公益方向之教育方向的重点项目。由和敏基金会与晋江市学生资助中心于2022年启动联合发起,计划五年内捐赠5000万元助学资金,旨在帮扶晋江学籍(户籍)
2025-08-28 12:06:00